微信扫一扫
1月8日下午,濛濛细雨中,一辆满载宁强县父老乡亲深情厚谊的捐赠物资专车抵达西安音乐学院。我校长期守望相助的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单位,在西安疫情最危急的攻坚时刻,把一份浓浓的乡情、亲情送到了家门口,成为激励我校师生疫情防控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是一份特殊的心意,令西音广大师生感动不已。我校是宁强县巨亭镇流溪沟村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单位,2012年以来,学校通过派驻干部、项目扶持、资金帮扶、音乐培训、消费扶贫等举措,携手巨亭镇产业发展,助力流溪沟村于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合力战胜贫困的特殊经历,让西安音乐学院师生和宁强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流溪沟父老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连日来,西安疫情牵动着宁强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宁强县委、县政府多次向我校提出援助意愿,在西安市物流运输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方积极与多方沟通协调,完成了捐赠物资备案、车辆通行证办理等工作,解决了物流不通、运输难等问题。装车现场,宁强县副县长杜斌与工作人员一同搬运物资,历时3个小时装车,使得物资迅速到达我校,为我校战疫提供了物资保障,更重要的是为长期封控中的师生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本次宁强县委、县政府共提供了14.55吨蔬菜和肉制品。随同而来的,还有宁强县巨亭镇中心小学师生的一份沉甸甸的礼物。10多年来,西音师生在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播撒爱的种子,通过培训教师、组建合唱团、捐助乐器等方式,助力学校美育工作深入开展,这里的孩子们早已和我校的师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岁末年初,当孩子们得知西安的疫情后,他们的心也被西安的疫情牵动着。
“来支教的哥哥、姐姐们陪伴了我们一个暑假,给我们讲西安的故事,讲武汉抗疫的故事,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还有大学生志愿者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在一线。”该校三年级的王欣瑶同学告诉班主任王容老师,她很挂念西音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安危。伟大的抗疫精神早已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他们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关心我校的支教人员,同时发起向西安音乐学院疫情防控募捐活动。师生们积极响应,老师带头捐款,100余名同学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为我校募捐到3803.6元战“疫”钱款。
情同手足、风雨共担。大山深处的流溪沟村村民募捐的11450元善款也随同送达。为了支援我校战疫,流溪沟村委会号召全体村民发起募捐活动,冯有明、李永福、李长军、王自斌等脱贫户分别捐款50-200元不等。尽管我校驻村干部代表学校多次婉拒村民的善举,但大家态度坚决。村支书王兴华说:“这份心意你们得收下,你们帮大伙儿建的‘溪音路’打通了我们的致富路,你们最难的时候,这点心意算个啥?”95岁的老党员刘怀真老人主动捐款100元,村干部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婉拒多次,老人却说:“以前西安音乐学院那么帮我们,现在人家正是抗疫的关键时候。我必须尽一份力,这钱虽然不多,但是是我的一点心意。”
宁强县委、政府干部群众和巨亭镇中心小学师生、流溪沟村村民的大爱情怀令西音师生感动。物资搬运现场,曾到宁强县参加扶贫工作的老师们感慨:“灾难无情人有情,爱心无价、感人肺腑,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使命。”曾在巨亭镇中心小学参加义务支教的同学们说:“巨亭镇中心小学孩子们积极刻苦的样子、淳朴的笑脸至今历历在目。‘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希望孩子们继续加油努力!”
党委书记张立杰、院长王真等领导满怀深情地来到物资接收现场,与后勤、工会部门教职员工一起感受着乡亲们诚挚的深情、浓浓的大爱,并叮嘱后勤部门,要细致耐心、加班加点,尽快将宁强乡亲们的爱心蔬菜分享给全校师生员工。许多教职工在搬运爱心蔬菜的过程中闪烁着泪花,大家都在不由自主地感佩着大山深处的根深叶茂、城乡共鸣。也正是在危难之际、疫情肆虐之时,西音的师生们在点滴汇聚的真情厚意中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互助的意义和人民的情感。许多老师激动地表达了心声,疫情过后,一定要抽出时间,多去宁强、多去流溪沟,看看乡亲们,助力乡村振兴,让爱的暖流激荡西音人与宁强乡亲们“同唱一首歌”的时代强音!
我们在践行“艺术为了人民”,远方的亲人们在用泥土般的真诚挂牵着疫情中坚守的西音人。山水难以阻隔牵挂,病毒无法割舍深情。涓涓暖流汇成爱的海洋和磅礴力量,激励着我们渡过难关。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有全省各地的鼎力支援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在全校师生众志成城、以艺抗疫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可爱的宁强乡亲们,西音感谢你们,我们永远情相映、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