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留坝娃娃鱼戴上"身份证"游向市场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中资讯网 / 汉中快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留坝娃娃鱼戴上"身份证"游向市场

转载 0916u.com2023/07/09 10:50:18 发布 来源:留坝发布 作者: 73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身份证”是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但您听说过大鲵也有“身份证”吗?近日,记者在留坝就看到了这样属于大鲵的“身份证”。

640.png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以及人工繁育和养殖,大鲵数量激增,成为留坝一项特色产业。家住在留坝县留侯镇的姚力,就经营着这项产业。

在大鲵养殖场里检查设备、换水增氧、投放饵料成了姚力每天的工作。在他精心照料下,原本只有40尾大鲵的养殖场,经过十年的经营,已经发展成为了每年繁殖2万尾鱼苗的大型养殖场。

640.jpg

大鲵数量多了,养殖有了成果,本来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但老姚却高兴不起来,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大鲵到底该如何销售?应该办理哪些手续呢?

得知他的困惑,县上派专人上门进行宣传指导。养殖户取得养殖经营许可证后,再给每尾需要销售的大鲵绑定“身份证”,就可以让大鲵在市场上流通。

工作人员讲解道:“每尾大鲵都有专属号码,用手机扫码,大鲵的产地、体重、生长周期等信息就一目了然。”

这种绑定在大鲵身上的“身份证”,就是大鲵人工养殖标识,每个标识都有一个独有的号码。“我们大鲵绑定的标识牌能全流程溯源,便于运输和出售,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大鲵养殖户姚力说道。

自从对大鲵进行标识化管理,市场上流通人工养殖大鲵也方便了很多,餐饮行业合法采购大鲵,开发出了不少特色菜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640 (1).jpg

时令山野饭店老板董永恒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以前外地游客一直以为大鲵是保护动物,不可食用的,也不知道如何区分野生和人工养殖的大鲵,自从大鲵有‘身份证’后,顾客扫码查看,便能了解大鲵来源,方便我们销售。”

据了解,留坝县已对全县人工养殖大鲵及其产品实行标识化管理,市场上出售的人工养殖大鲵将获得一次性身份识别标码。养殖大鲵标识可查询、可追溯,有效区别了野生大鲵和人工养殖大鲵,使人工养殖大鲵可以自由进入市场,进一步加速留坝人工养殖大鲵商品化、市场化。

截至目前,留坝县已有12家大鲵养殖场实行标识化管理,累计申领标识7.5万个。


已有0人点赞

900x300.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