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近日,洋县文化和旅游局发文称,将对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全流程监管。
为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持续规范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加强预收费资金的监管,保障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生与家长的合法权益,确保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行业健康发展,特通告如下:
01培训机构信息公开
纳入行业监管
全县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以下简称全国监管平台)管理,开通资金监管账户和支付渠道,启动实施全流程监管。各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证照、培训内容、招生对象、教师资质、培训规模、培训班次、培训时间、收费标准等内容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全公开。各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必须严格实行银行托管的监管方式,将艺术类培训机构的预收费资金全部纳入监管。
02家长通过“校外培训机构
家长端”APP购课、销课
启用“校外培训机构家长端”APP的目的是:公开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情况,让家长随时了解课程开设、课时计划、授课时间、培训完成等相关信息,并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通过资金监管平台进行缴费和支付,确保培训公开透明、“实训实销”,避免出现交钱多培训少、“卷钱跑路”、退费难等侵害学生、家长利益问题。
家长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
请家长到相应培训机构,由培训机构指导家长下载安装“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并接受购课、销课等培训指导;同时可在手机应用商店中搜索“校外培训家长端”下载安装,打开家长端APP用手机号码登录后,在“我的”页面中选择设置,完善“关联孩子”“合同签订人信息”即可购课。
完成APP购课
1.家长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内的某个机构点击“课程中心”,可查看该机构所有课程。
2.点击某一个详细课程,可查看该课程的详细信息,包括课时数、上课时间、适用对象、课程介绍、购买说明、用户评价等。
3.家长如选好某节课程后,点击“立即购买”,进入支付确认页面,确认课程信息和关联孩子信息无误后,点击“立即支付”, 即可付款购买该课程。(支付时,需要先签署服务合同,确认服务合同内容无误后,点击下一步,用户签字,用户签字后,点击下一步进入支付页面,显示收款单位、缴费项目、订单等信息,确认订单内容无误后,点击“去支付”,目前我县可通过支付宝、微信进行支付,具体支付方式根据各培训学校开通方式而定)。如没有支付宝、微信的,可在培训机构通过“代买”的方式进行。
完成APP销课
1.学生在培训机构上完课后,培训机构发起销课申请,若孩子正常上完了本节课,家长需在家长端“我的”页面,“课程核销”中点击确认。
2.家长确认销课后,本节课的费用将支付给机构,即完成销课过程。
如果家长对培训付款有异议,在平台上说明理由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平台审查核实理由充足,将拒绝给培训机构拨付培训费用,并给家长退费。如果家长7日内不在客户端确认,且不提出异议,平台将自动拨付。家长如果不通过监管平台购课销课,会存在退费难、“卷款跑路”等风险。
03严禁开展非文化艺术类课程
请广大学生家长报名时认真核查校外培训机构资质,有相关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进行音乐类、舞蹈类、美术类、戏剧戏曲类、曲艺类及其他艺术类课程培训,不得开展学科类、体育类、科技类等课程。
04拒绝超期超标收费
校外培训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如有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超期超标收费的,家长应拒绝支付,选择其他收费合规的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
05妥善保管缴费单据
付款时,务必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并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缴费发票、银行APP支付截图、电子合同的完整截图等票据资料,以作维权凭据。
06有以下违规行为请各学生、家长及时举报
(一)未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线上购课,线下私自收费。
(二)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
(三)文化艺术类学校开展非文化艺术类课程培训。
(四)其他违规行为。
监督举报电话:
洋县文旅局:0916-2982076